中共政治局4月30日宣布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今年7月举行。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月5日)过后,官方领导人率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办主任蔡奇出访欧洲,其他几名政治局常委纷纷到各省市自治区调研,了解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三中全会预热。

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二的李强5月7日至10日先后到新疆和安徽调研。李强要求新疆更好链接内陆省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推动深化经贸合作,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长治久安。

在安徽,李强要求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作为主管经济工作的国务院总理,李强重点谈到对内对外开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显然也是7月举行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

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三的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5月7日至10日在河南调研。他要求地方人大结合实际,扎实开展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深入研究群众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5月6日至8日在广西调研。他要求少数民族地区要有形有感有效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增进各族群众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5月7日至9日在辽宁调研。他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

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李希4月22日至25日在江苏调研。他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官方领导人关于中共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着力提升执纪能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除官方领导人外,其余中共政治局常委主要围绕自己分管的工作展开调研,较少谈论其他领域的事务。尽管这些常委的谈话看起来没有多少新意,但外界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动态和言论,分析中国政治经济的走向。预计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官方领导人等中共高层还将到各地考察调研,为三中全会做准备。

从5月起,中国政治开始进入三中全会时间。二十届三中全会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这次全会少见地推迟了半年多,更因为中国经济、政治和外部环境正面临堪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经历了深刻变化,外部环境也出现了逆转。中共政治局4月30日会议对内外形势的判断是:“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会议宣布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要求“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对于改革方向和目标,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换句话说,三中全会将成为中国进入官方领导人新时代后,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但新一轮改革开放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包括国企改革、政府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等,不会涉及中共领导、维护核心地位等基本政治制度。

对于目前困扰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市场和地方债务风险,政治局会议要求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

不过,中国房地产风险和地方债务可谓积重难返,很难“既要又要”。有人认为,彻底打破城乡户籍制度束缚,允许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大幅提升城镇化比率,或许是中国走出房地产和地方财政困境的唯一出路。三中全会能否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