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彬:美国的亚洲战略转向与对台湾的保护

美国总统拜登近日表示,美国不寻求台湾独立,如果中国大陆试图片面改变现状,华盛顿不排除动用武力保护台湾。这是拜登2021年就任总统以来,第五度提及不排除动武保护台湾。尽管有台湾学者分析,拜登在访谈中未承诺一定动用武力保护台湾,还要视事发当时台海情况而定,仍维持战略模糊策略。但这也确实是自1979年美国与台湾断交以来,美国总统首次如此明确表达立场。考虑到当前中美关系,可以认为,台湾作为关键的一环,已经嵌入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

虽然美国是全球大国,国家整体实力以及在全球的布局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但毕竟资源和精力有限,美国的国家战略往往只能集中于某些地区。正如当下,虽然美国一直在强调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但在通过的相关法案,如在4月通过的对外援助法案,资源主要集中投放在处于冲突中的乌克兰和以色列。

仔细回顾,美国最早的“重返亚洲”战略转移,是在前总统小布什上任初期。鉴于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亚洲的重要性,小布什上任初期便试图推进落实这一战略重心转型。这与美国巩固全球影响力和地位紧密相关。但此后,九一一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小布什的战略重心,美国重点关注中东和反恐战争。

2011年11月,奥巴马政府正式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图通过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提升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然而,尽管这一战略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但在实际执行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资源分配问题,由于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美国不得不继续投入大量资源以维护该地区的稳定。其次是国内政治的掣肘,无论是财政预算的限制还是国会的反对,都使得“亚太再平衡”战略难以全面实施。

2016年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的战略重心才有了更明显地向亚洲转移的趋势。特朗普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美国对亚洲的关注,特别是通过贸易战和对华遏制政策,试图在经济和军事上对中国施加压力。

然而,随着俄乌战争爆发,美国的目光再度被转向欧洲,这进一步表明美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上的摇摆不定。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美国至今仍顽强地坚持向“亚洲—中国”转向的努力。拜登并没有取消特朗普的贸易战做法,反而在这一大选之年继续强化关税战。同时,它针对中国的高科技遏制策略,即“小院高墙”也向“高院高墙”转变。这意味着美国此前的策略对中国的遏制缺乏实际成效,或者说未达到预期。

除了贸易、军事、科技以及金融等领域外,地缘政治方面,台湾无疑是美国巩固其亚洲优势地位、遏制中国大陆的重要支点。因此,拜登上任以来已经多次明确表态将保卫台湾。虽然美国政府官员在其表态后,都会立即强调拜登并未宣布任何政策改变,美国的政策也没有改变。

对北京而言,当前有利的地方在于,虽然美国战略一直在转向,但自始至终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掣肘。这其中既有外部因素影响,比如俄乌战争,也有美国国内政治牵制的因素。对于像美国战略重点从欧洲转向亚洲之类的重大转变,往往须要有一个重大事件对美国国内产生明显冲击,才有可能迅速转变。例如二战时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或者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历史经验表明,除非发生类似的重大事件,否则美国国内难以快速形成广泛共识,支持将战略重心完全转向亚洲。

因此,为了避免美国彻底扭转局面,将重心完全转向“亚洲—中国”,尤其是当这种转向会严重阻碍两岸统一时,关键在于北京如何应对和管理地区紧张局势。台海局势是其中一个重要焦点。如果台海局势进一步恶化,可能会导致美国加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从而强化其亚洲战略。

另一个潜在热点是南中国海地区。今年以来,对南中国海地区问题的关注度快速升温,甚至已经取代台湾问题,成为区域内的最热点事件。如果南中国海紧张局势升级,再考虑到美国与菲律宾之间存在军事盟约,一旦出现重大冲突,可能会成为美国加强其亚洲战略的另一个借口。

从现实角度来看,北京须要评估该区域内不同问题对美国战略重心转变的影响程度,同时兼顾自身对这些问题的优先次序,尤其要考虑到美国战略重心彻底转向亚洲之时,这些问题解决的难度变化。

(作者是北京媒体人)